香港特色美食浅谈

发布时间:2012-11-07 16:50:16    阅读量:

  若要学习一个地方的文化,最好从饮食开始。饮食,亦正是香港本土文化里极之重要的一环。

  老婆饼
  相传广州有一间老字号茶楼,以点心饼食驰名。一天,一位潮州点心师傅专程来买茶点给老婆品尝,想不到老婆吃后竟说:“这怎及我娘家所教的‘冬瓜角’好吃!”
  于是,老婆用冬瓜蓉、砂糖、面粉做出了焦香别致的冬瓜角,师傅一吃顿觉滋味无穷,风味之清新可口,远胜广州茶楼点心。之后,师傅邀请茶楼各人品尝冬瓜角,大家吃后赞不绝口。问起点心名字,师傅得意地说:“这是我老婆做的!”于是茶楼老板称这点心为 “老婆饼”,老婆饼自始得名并名扬四海。
 

  萨其玛
  萨其玛这款甜点,有人叫它“马仔”,有人叫它“杀骑马”。其实,萨其玛是满州话的译音,意思是好吃的点心。
  相传在清朝,有一位姓萨的满族将军,他爱骑马打猎,又爱吃甜点。有一次,厨师为将军炮制点心,期间一不小心将沾满蛋浆的点心炸碎;情急下,他惟有将碎开的面皮拌入糖浆粘合在一起。偏偏这时将军大嚷要吃点心,厨师装成怒气冲冲的大骂:“杀那个骑马的!”才慌忙端上点心。谁知将军吃后大乐,更把杀骑马听成萨骑马,觉得名字十分贴切,萨其玛因而得名。

  蛋挞
  蛋挞是香港人挚爱的地道茶点,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蛋挞出现。蛋挞是中国的产品,与外国的馅饼不同,馅饼能有各种各样的馅料,但没有盛戴着蛋浆然后焗熟的。蛋挞最先在广东沿海一带发明,当时的面包西饼师傅初学做咖喱角和牛角酥等一些西式点心。到四﹑五十年代中国发生战争,香港的环境相对稳定,做面包西饼的师傅相继来香港发展。由于蛋挞皮和咖喱角皮的制法十分相似,于是就发展出蛋挞。
  蛋挞有牛油曲奇皮和酥皮之分。酥皮讲求功夫和耐性,将一份水皮加入一油份皮,由于水和油会分开,就形成了一层层的酥皮。但40年前牛油是十分昂贵的,于是师傅就改用猪油来制作蛋挞。

  烧卖
  烧卖原称“梢麦”,又称“鬼蓬头”。原来每年4、5月,北方的麦梢都会铺上一层白霜,而制作“烧卖”时,其收口处亦会洒上一层状似白霜的面粉,加上顶端蓬松如麦子,因而得名。因为普通话的“麦”和“卖”同音,才被广东人以为是“烧卖”。

  豆腐
  豆腐古称菽,最多人认为是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创制。据说刘妈妈喜欢吃黄豆,有一天她病倒,刘安就将黄豆磨成粉,加水熬成汤,但又怕食之无味,于是加盐调味,怎料凝结成块,据说这就是豆腐的雏型。
  豆腐的原料大豆古称菽,英文soy bean的soy就是菽的译音,大豆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至少有4000年。
  豆腐含丰富的异黄酮,这种植物雌激素,成份类似女性的天然雌激素,能抗氧化、延缓皱纹、色斑和角质层形成,绝对是便宜又有益的美颜食品。

  麻婆豆腐
  在清朝同治年间,成都郊外有家“陈记小吃店”,由一对夫妇经营,顾客大多是苦力之类的劳苦大众。老板娘把油挑夫送给她的油都用来烧豆腐,让这些体力劳动者“多点油水”;她烧的豆腐很好吃,具有麻、辣、烫、嫩的特点,谁吃过都津津乐道,一下子卖出了名。由于老板娘满脸麻子,大家就把这道菜称为“麻婆豆腐”。

  烧肉
  香港开埠时已有传统烧味店的存在,由于当时市民多集中在中环居住,所以该区特别多烧味店,大部份店铺都坐落于中央街市附近,大多是一橦式的设计,地面是店铺,二楼是工作坊,三楼是厨房或员工(伙记)休息的地方,天台就作为爉味的晒棚。
  烧肉以皮脆肉嫩为上品,烧猪可以重十至二十公斤,烧猪一般的制法是将猪宰杀之后在腹部剖开,放入特制的烧烤叉,将叉撑开,然后淋上热水令猪皮收缩。烧猪可以逐一放在火上烤,亦可以放入烤炉烤成。

  潮州粥
  古时的水上人家都会在船上熬一锅白粥,出海捕鱼时就用以果腹。有一次,一户潮州人出海时遇上海盗,渔夫的妻子急中生智,她想:“尽管财物会被劫去,但若能保住那一锅白粥,一家人至少不用捱饿,可以回到岸上再作打算。”于是,她将整锅热粥藏在被窝之中。直至海盗离去,她将粥取出一看,发现白粥变得又绵又香。原来粥以猛火煲滚后,再焗半小时,就会出现米粒和水分离的效果,这就是“潮州粥”的由来。
 

  丝袜奶茶
  港式“丝袜奶茶”始见于40年代末,初时人们以内地和东南亚进口的茶叶冲泡奶茶,至50年代大排檔大行其道,有些人开始用不同方法泡茶(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军发明茶包,意念便是源自泡茶的布袋)。以布袋泡茶,由来已久,红茶以布袋过滤数次,可令茶味更香更浓。
后来,冰室开始采用锡兰茶叶冲泡奶茶,有趣的是,锡兰茶叶本源自中国,茶树移种锡兰后,茶香更胜原产地,并闯出名堂。过去多年来,随着香港人按自我口味改良冲泡方法及配方,最终创出地道的港式“丝袜奶茶”。现时,香港的茶餐厅及大排档,甚至连锁式快餐店,供应的奶茶基本上都是以“丝袜奶茶”的方式来冲泡的。师傅会按经验混合不同品种的锡兰茶叶,自创配方;而市内大部分的茶餐厅均采用供应商的特制配方,以符合顾客的口味。
 
    茶餐厅/冰室
茶餐厅及冰室最能代表香港的饮食文化,其出现与历史有很大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香港人大受西式饮食风俗的影响,茶餐厅/冰室能为低下阶层提供廉价的仿西式食物。几十年后香港环境转变,孕育出如此地道的餐饮业,难怪2007年4月香港政党民建联要求政府申请将茶餐厅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政事务局表示会进一步考察和研究。